Table of Contents
ToggleSMILE近視雷射術後案例分享
驗光師的角度看SMILE近視雷射
坦白說自己剛入眼科時”完全沒有”想打近視雷射,一方面我對自己視覺清晰度要求極高,畢竟我要確認患者視力,要是自己視力很差我會很困擾。另一方面我自己是眼鏡蒐集控,我並不覺得自己戴眼鏡很困擾,我也喜歡換戴不同眼鏡。
不過做近視雷射諮詢久了,難免會有患者問「你為什麼不打雷射?」於是我轉念一想,那就做吧!
術後,若想戴眼鏡我依然可以戴,把戴眼鏡當成一種「選擇」而不是「別無選擇」
最後我選擇 – 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
因為我不喜歡角膜瓣。
不過既然要做,我當然希望能夠有一個100分的手術!
近視雷射如何能做到100分的手術?
那我們要先定義什麼叫100分
對我來說,術後的風險、後遺症在現在各家眼科的專業評估中,已經可以預測99%以上述後的狀況(乾眼、眩光、嚴重後遺症風險、若干年後度數回歸之類的),這依照每個人眼睛條件不同,都各有差異,只要條件合格,不要太極限通常都可以被接受,而且在恢復期3-6個月後,基本上都能改善適應,因此乾眼、眩光等不在我考量範圍內。
對我來說的100分是 – 度數要精準
術後度數完全矯正,是我追求的100分,不要遠視、不要近視、散光,越接近全矯正越好!
但坦白說這個完美的結果在實務上很少見。
在我自己做雷射之前,我問過很多醫師、前輩、專業技術人員
術後如果度數有誤差,原因有哪些?
- 最終驗光處方不精準:A.驗光師沒驗好 / B.醫師調整的度數有誤差
- 雷射機器本身的誤差:有些醫師認為雷射機台本身能量不穩定就會有誤差
- 個人體質差異:人為無法控制,要憑運氣。
第2點,機器的誤差我相信會有,不過每一種雷射機器在雷射前都會校正、測試,無法確認影響有多大
第3點,體質跟恢復根本無法量化觀察,也無法確認影響有多大
第1點,最終驗光處方! 身為一個驗光師,這件事總該可以確認了吧!
(延伸閱讀:近視雷射:沒想到驗光這麼重要? 雷射後遺症有哪些?)
於是..我用自己的雙眼做了一個實驗。
假設:
我自己驗光的度數,是我自視光系畢業以來用到現在,每年都會幫自己重新測量,我認為最最精準的度數,如果用完全自己的度數下去打SMILE,結果會如何呢?
1.若術後,度數誤差很大,那可能代表2、3點,機器的誤差與個體的差異真的影響最終結果很多? 有多少?
2.若術後,度數非常精準,那也許代表,2、3點的影響甚小,雷射的成敗與否,幾乎就仰賴度數是否下的精準!?
結果
2021/11/12 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 32歲/男性
分析:
- 我是一個標準的CASE,我就是那10%不到,散後度數跟BCVA幾乎完全一樣的人。
- 我的驗光數據是我自己驗的,這個度數我用了7年以上,身為驗光師我非常肯定,這就是我最精準的度數。(雖然我沒辦法用檢影鏡照自己眼睛)
- 手術當天我請ZEISS的技術員把”手術度數”完全照我的BCVA來下 +10% ( 噓 當時醫師還不知道我改了度數)
一輩子一次的手術,我寧願用我自己的度數來做,成敗我自己對自己負責。 - 手術當天有請醫師幫我做散光的MARK
- 隔天我就達到1.0/1.2的視力
- 目前術後兩年,我視力依然是1.2/1.2 雙眼1.5
- 事實證明,SMILE VM500這台機器,無論近視、散光、軸度,都打得非常非常準!
- 我只有術後一週有些微異物感、乾澀狀況,一週後就沒感覺乾澀了。
- 術後一個月內,稍微有點眩光感受,但基本上我術後隔天開始就可以夜間駕車,完全不影響安全跟清晰度。
- 一個月後基本上可以說完全0副作用,視力都很棒。
- 術後一個月,我自己驗光:右眼 遠視+0.25 / -0.25*散光 | 左眼 遠視+0.50 ( 0散光 )
結論:
以結果來說我非常滿意!我相信眼科的朋友也可以認同。
散光幾乎完全矯正,輕微遠視絕對是可以接受的,如此精準的度數,幾乎就可以肯定了我的假設!
雷射成功的關鍵,就是度數的精準度。
★ SMILE基本 +10%的設定 其實應該會稍微過矯一點點,在我這幾年術後觀察可以說是證實這一點,因此驗光度數真的千萬不要過矯,「驗光師過矯+醫師加度數+機器預設多打的度數=遠視+1.50 ↑」(視情況,我有時候還會刻意少0.25度,讓醫師去加度數)
★ 以我的經驗來說,術後遠視+1.50是一個閾值,若沒有合併散光 +1.25以下通常都還可1.0,或適應一個月後就1.0。但如果+1.50以上,視力清晰度就會影響很大,尤其30歲以上的患者,不得不注意。若還有合併散光,術後疊影、眩光感受都會增加,那就有點難受。
★ 因此,各位驗光師請一起努力,把度數確認好,造福更多患者! 一起加油~~
Author: Lucas Lee
為了能讓驗光師更受重視,默默努力的人。